钢管支模架施工技术(支模钢管架体搭设规范)

今天给各位分享钢管支模架施工技术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支模钢管架体搭设规范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支模架内架支撑搭设规范

1、- 上下立柱接头牢固,宜采用空心套接驳扣或臂扣锁紧;- 接头水平位置错开不少于50cm。

2、内架支撑搭设规范如下:立柱: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符合方案要求;立柱基础必须坚固,满足立柱承载力要求;立柱底部应铺设木垫导块,钢管立柱应采用底座构件。

3、独立高支模架的搭设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应超过3:1。轮扣式脚手架内支撑步距应符合规定:高度不超过8米时,步距不超过5米;高度超过8米时,步距不超过5米。可调底座的使用要求: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应超过300毫米,底层水平杆距地面高度不应超过550毫米。

4、支撑模板和支架的基座,在安装于基土上时,应添加垫板,并且基土需坚实并具备排水措施。对于湿陷性黄土,还必须采取防水措施;对于冻胀性土壤,还必须实施防冻融措施。 在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过程中,必须设立防止倾斜的临时固定设施。 对于现浇的多层房屋和构筑物,应采用分段支模的方法。

5、支模架梁底支撑规范是: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厘米,纵横向设置;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设置,角度为45至65度之间且不应小于6米,水平剪刀撑每隔2步设置一道;立杆间距:一般为2米,高跨为0.9米,水平杆间距每步不超过8米。

6、可调顶托的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,以防止过度伸出导致的不稳定。 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持垂直状态,除非设计图纸中有特殊规定。 螺杆与立杆钢管之间的间隙应控制在3mm以内,确保连接紧密且上下对齐。 当支架直接支撑地面时,场地应平整、排水畅通,且地面不应有沉降现象。

支模架规范标准

1、支模架的钢管应选用φ43×6规格,且不得有孔洞、裂缝、变形,螺栓必须能承受拧紧后的扭力矩而不损坏,扣件应在达到65 N·m的扭力矩值时保持完好。所有使用的扣件应有合格证明,并接受抽样检验。 支模架的类型包括落地式、悬挑式、附着式和门式等。

2、支模架验收规范及标准如下:立杆技术要求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,水平杆步距最大间距为 1500 mm。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,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,立杆的纵、横距,立杆的垂直偏差与水平杆的水平偏差。控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H/500,且不得大于 50mm。

3、纵向剪刀撑应紧贴立杆,沿支架纵向全高全长设置,确保结构稳定性。 横向剪刀撑也应紧贴立杆,沿支架横向全高全长设置,增强整体结构的刚性。 水平剪刀撑应沿水平面紧贴水平杆设置,以保证水平方向的结构稳定。 可调顶托的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,以防止过度伸出导致的不稳定。

4、根据规范,立杆的纵距与横距均不宜超过5米,支架的步距则不应超过2米。钢管脚手架选用的是直径48毫米、壁厚5毫米的A3钢管,表面要求平整光滑,无锈蚀、裂纹、结巴或分层等问题。在搭设脚手架前,必须对钢管进行保养,包括除锈和统一涂色处理。

支模架搭设规范

支模架搭设规范是: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厘米,纵横向设置。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设置,角度为45-65度之间且不应小于6米,水平剪刀撑每隔2步设置一道。立杆间距:一般为2米,高跨为0.9米,水平杆间距每步不超过8米。

纵向剪刀撑应紧贴立杆,沿支架纵向全高全长设置,确保结构稳定性。 横向剪刀撑也应紧贴立杆,沿支架横向全高全长设置,增强整体结构的刚性。 水平剪刀撑应沿水平面紧贴水平杆设置,以保证水平方向的结构稳定。 可调顶托的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,以防止过度伸出导致的不稳定。

针对工程外墙周圈的结构特点,应外墙周圈满配一层高200毫米的托杠模。 配置托杠模的方法具有优点,如避免导墙浇筑、解决层与层之间接茬大档漏浆问题,内外墙模板无区别,可互换使用,这不仅降低了模板投入,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。

钢管支模架施工技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-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支模钢管架体搭设规范、钢管支模架施工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gbcj.com/post/15394.html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